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政动态 > 乡镇动态

博兴社区:党建赋能“八项服务” 绘就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新图景”

发表日期:2025-09-24 11:52 作者:郭锦鹏
来源:甘肃山丹

山丹县博兴社区位于县城北侧,辖区总面积约0.64平方公里,辐射25个楼院小区、2个平房区、116栋楼、3593户家庭。近年来,社区将完整社区建设作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党建引领,坚定居民需求导向,深耕综合养老、家政便民、帮困助残、公众就业、家庭医疗、体育健身、文化休闲、环境卫生八项服务,通过品牌打造、资源整合、服务升级,绘就出一幅环境优美、生活便利、全龄友好、治理融合的“幸福社区”新图景。

提质养老,筑牢安康,打造“温馨颐养圈”。以党建联建和志愿服务为抓手,依托13家共驻共建单位和五色志愿服务队伍,围绕“情暖夕阳”特色品牌建设,用心用情用力做实做优“家帮”“康乐”“安全”三大服务,不断擦亮辖区老年群体“幸福底色”。“家帮”服务:建立定期走访慰问机制,详细询问并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帮助打扫家庭卫生、理发、养老认证、代缴费,让老年人老有所依。“康乐”服务:联合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和医院等医疗部门定期开展爱心义诊、健康知识讲座进小区活动28场。并结合春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开展文艺演出、包粽子、品牛娃子饭、猜灯谜、楼院象棋友谊赛等多种文化活动20余场,让老年人老有所乐。“安全”服务:组织网格员重点针对辖区内老年人“点对点”开展燃气安全隐患排查,讲解用电用气规范,并联合清泉派出所定期开展反诈骗宣传活动,提醒老年人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让老年人老有所安。

优化便民,织密网格,打造“贴心服务圈”。织牢织密“网格化”管理体系,依托6家物业公司构建“社区+物业”便民服务共同体,切实为辖区居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近年来,物业公司持续在服务品质上下功夫,针对居民反映的楼道灯维修、楼门损坏、绿化面积不足等诉求,建立高效响应机制,及时进行维修整治,切实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与满意度。同时,社区创新设立“流动办公桌”,常态化组织9名网格员深入辖区25个楼院小区,将便民服务平台延伸至楼院小区,承担起政策宣传、业务办理、矛盾调解等服务功能,把服务从“窗口”直接送到居民“门口”。自“流动办公桌”进驻小区以来,累计收集群众诉求80余条,提供医保缴纳、就业咨询、养老认证等服务2000余次,开展宣传活动36场次,提供各类政策咨询500余条,解决小区停车位不足、房产证办理难、屋顶漏水等急难愁盼问题10余件,构建起“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的网格管理模式,有效提升了社区治理精细化水平和服务群众实效。

精准救助,兜牢底线,打造“暖心保障圈”。精准识别救助对象,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建立网格员“每日不少于2小时”入户实地走访工作机制,全面掌握辖区内困难群体的实际情况,对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城市低保,并协助办理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和廉租住房补贴,帮助申请无障碍改造、残疾人辅助器具,做到应保尽保、应帮尽帮。同时,筹集爱心物资和慰问品,联合县委党校、财政局、信访局、农技中心、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13个共驻共建单位针对辖区内困难老人、残疾人和困难儿童等特殊群体定期开展走访慰问、爱心义诊、健康讲座等系列关怀活动,通过多样化、常态化的关怀举措,切实解决特殊群体生活难题、健康困扰,让帮扶从“物质保障”延伸至“精神关怀”,构建起覆盖全面、服务精准的民生保障体系,不断提升辖区特殊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强化就业,赋能增收,打造“就业创业圈”。以精细化网格化管理服务为重要抓手,以辖区单位协同联动参与为关键路径,聚焦平台搭建、政策宣传、培训指导三大核心环节,全力推动辖区居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创业。一是组建由社区就业专干、网格员构成的专项服务队伍,常态化深入各楼院小区开展“敲门行动”,全面掌握辖区就业困难人员的基础情况,充分收集就业意愿、岗位需求等关键信息,并依托“甘肃省人社综合服务平台”建立专属服务台账。二是采用“线上+线下”双渠道宣传模式,将最新就业信息、政策要点精准送达居民手中,让居民足不出小区就能了解就业政策、掌握招聘动态,累计发放宣传材料800余份,现场解答政策疑问70余条。三是坚持需求导向,瞄准就业市场,常态化开展“点单式”“定向式”技能培训。累计开展家政服务员、厨师、美容师、美甲师、焊工、SYB创业等各类技能培训13班次,参训学员200余人,越来越多的失业群众拥有了“一技傍身”,居民就业创业技能与就业创收得到“双提升”。四是对接优质企业单位,举办线下招聘会,为辖区广大未就业人员提供与企业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搭建供需平台,促进小区居民“家门口”就业。截至目前,共举办各类专场招聘会8场次,对接93家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530个,达成就业意向72人。

完善医疗,守护健康,打造“便捷医疗圈”。联合共驻共建单位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期在辖区各楼院小区开展健康知识讲座、义诊等活动,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免费测血糖、量血压等多项体检和健康咨询服务。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由网格员、医务人员组成志愿服务队伍提供上门医疗服务,让特殊群体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专业医疗关怀,切实解决了特殊群体“看病难”问题。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健康讲座3场、义诊活动7场,惠及居民800余人,以“贴心、专业、便捷”的医疗行动,切实为辖区居民群众筑牢健康防线。

丰富健身,乐享活力,打造“活力健身圈”。创新服务载体,将体育健身与社区场景深度融合,在党群服务中心打造“健身角”,配备跑步机、动感单车、哑铃等健身器材,涵盖力量训练、有氧锻炼等多种类型,居民可随时前来开展针对性运动,让“家门口的健身房”从概念变为现实。同时,结合不同年龄群体的运动偏好,定期举办社区运动会,内容涵盖乒乓球、羽毛球、踢毽子、跳绳、象棋、跳棋等经典项目以及多项趣味游戏,既丰富了辖区居民群众体育文化生活,又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互动的绝佳平台,营造出睦邻互助、乐享健康的社区新风尚。截至目前,共成功举办社区运动会4场次,300余名居民群众乐享其中。

文化铸魂,凝聚民心,打造“文化休闲圈”。以党建引领、文化聚力、社区搭台、居民唱戏为突破口,在辖区各楼院小区常态化组织居民群众开展多元立体的文化活动,将“陌邻”变“友邻”,不断激活社区治理“神经末梢”,打造出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新格局。设立农家书屋和图书阅览厅,收集各类书籍1000余册供居民借阅,定期开展读书分享会,累计吸引500余名居民参与交流;以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为契机,联合13家共驻共建单位、6家物业公司、2所养老服务中心举办“写春联送祝福”“猜灯谜”“包粽子”、非遗手工作品展、文艺汇演、清明节祭扫、艾黎纪念馆观摩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40余场次,居民在多彩的文化活动中沐浴精神、树立友谊、融洽情感、共享欢乐,绘就出一幅睦邻同心、温情满溢的幸福和谐画卷。

抓实环境,共建共享,打造“宜居环境圈”。始终秉持环境卫生“常态抓、长效治”的理念,深度探索并践行“实时整治、及时管理、随时教育”的运行机制,充分激发党员的先锋引领效能,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持之以恒地推进环境卫生整治行动。依托“党建+网格”的高效模式,广泛组织居民党员、网格员与志愿者,深入辖区25个楼院小区,常态化、精细化开展环境卫生问题的排查与整治工作。同时,组织网格员针对小区内乱拉电线、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以及占用消防通道等乱象常态化开展全面、细致的过筛式与拉网式巡查,并督促相关责任人即刻整改,切实保障辖区内环境秩序的稳定与安全。并紧密结合日常走访入户工作,定期开展生态环保与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切实提升广大居民群众的环保意识与责任感,真正做到讲文明、树新风。今年以来,累计开展环境卫生、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8场次,发放宣传彩页1000余份,环保倡议书500份,辖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得到显著增强,营造出“人居环境齐参与,美丽社区共创建”的良好社会氛围。


友情链接

主办: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山丹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

陇ICP备12000199号-1 甘公网安备62072502000105号 网站标识码:6207250003